再度行政刺激經濟不可取

2012-08-21 12:34:17    來源:蘭瑞環(huán)球


疲弱的7月數(shù)據(jù)開始引發(fā)中國官方進行大規(guī)模政策刺激的預期,而近期各地出臺的一系列投資計劃也加大了市場的想象空間。

然而,中國是否需要政策刺激,政策刺激的空間有多大,仍然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中國在眼下應該考慮的,是盡快實施年初制定的財政計劃,同時應該減稅,而非政府再度加碼投資。與此同時,中國的銀行業(yè)者必須正視對政府貸款的風險以及目前累積的巨大風險敞口,而非貿然再度向政府項目派出"大手筆"。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本輪經濟下滑是一次周期性的下滑,其主因是過去一年多以來的緊縮貨幣政策以及對房地產市場的嚴厲調控造成,因此放松貨幣政策,加速財政政策的執(zhí)行,落實保障房的投資,或者部分放松房地產調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緩中國經濟的放緩。

其實,中國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量還是很大。如按年度20%的增長計算,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將達27萬億人民幣,如果2012年GDP 增長在8%左右的話,這樣的投資規(guī)模仍將超過GDP 的50%。如果繼續(xù)加碼投資,投資的匯報將會遞減,對銀行的中長期資產質量的負面影響將會大增。

當然,從短期來看,財政政策的執(zhí)行應該加快。但這同樣不等于政策刺激,"刺激"是指在計劃執(zhí)行之外的額外方案。從今年的財政執(zhí)行速度來看,似乎并不理想。今年前4個月,教育、文化傳媒、醫(yī)療、社保、公共住房、農村、社會以及交通等八大民生領域的財政支出占今年全年財政支出的比重,大約為25%,遠遠落后于時 間表。

到了7月份,在經濟下滑的壓力下,財政支出的速度也在加快,八大民生領域的執(zhí)行進度為54%,略好于前4個月,但仍稍顯落后。

在房地產調控政策方面,政府其實也有選擇:如果其不愿或不能夠承諾保障房建設的目標與規(guī)模,那末,因對現(xiàn)行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進行微調。不然的話,中國房地產市場有可能因投資的大量減少而出現(xiàn)供給的短缺。這樣一來,中國房價又可能在今后幾年出現(xiàn)惡性反彈。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地產"限購"政策可以逐步被"房產稅"等更加長效的政策取代。

但從政府最近的一些表態(tài)來看,房地產調控政策放松的可能性較小。那末,政府只有完成其保障房建設目標。保障房建設不僅能在短期內彌補私人房產投資減少,不致使經濟失速,同時其又能使中國房地產市場在中長期從根本上避免泡沫,重回到一個可持續(xù)的路徑。

同時,與其政府通過更多的稅收的方式來為經濟提供進一步的"財政刺激",不如通過減稅的方式,來鼓勵社會的消費,以及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轉型。也有人提出,政府也可以考慮"減稅"加上"刺激"的模式,但這樣的政策選擇其將面臨較大的財政壓力。

中央財政如此,地方財政的工作進度更可見一斑--在土地收入銳減、大規(guī)?;ㄍ顿Y較為疲弱的情況下,地方政府一片喊窮。

對于地方政府來說,解決其資金困難,應該采取"胡蘿卜加大棒"的策略,簡單來說,應該允許其進入債券市場進行融資,并為其設立市場化的評級機制。其實,保障房的建設也可以通過這種融資方式來落實解決。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